先还后贷 转贷环节
杭州贷款公司贷款业务到期时的“先还后贷”,对于银行而言,是一条能够管控信贷风险的操作准绳,但如果机械地把它往所有企业身上套,就容易演变成一根绊马索。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企业为了筹措转贷资金,不得不“求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侥幸者能够续上一口气,不幸的则再无重生之望。
贷款到期时,存入3000万元的转贷资金后便被银行拒之门外,A企业老板连连感慨“想不到”:如今,身陷互保圈的他,仍然在努力维持经营。
“先还后不贷”的连锁效应
因“先还后贷”而陷入困境的企业案例,浙江某资本理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先生近年来听闻不少,他给我们讲述了杭州这家从事办公家具生产的A企业的相关遭遇。
春节前夕,A企业老板身上没有任何周转资金,为了给几十名企业员工发放回家路费,老板夫妻俩准备变卖个人名义下的一套房子。与买方约好这天办理相关手续,正准备最后交割过户,夫妻俩大吃一惊,原来房管局系统内赫然写着:该房产已经被本地一家担保公司申请法院冻结。作为A企业转贷资金的提供方之一,由于银行“还本后不再放贷”,收不回钱的担保公司也由此变成A企业的债权人。面对“先还后贷”所造成的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后果,A企业老板夫妻俩不禁当场落泪。
“冻结房产其实是个三输局面,企业变卖不了资产盘活不了资金,员工拿不到工钱只能去当地区政府反映,垫资的担保公司也并不能因此而弥补损失。”王先生说。
为了解决A企业的燃眉之急,王先生马上动身,一方面找担保公司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表示冻结并非是上策,而一旦房产得以出售,房款扣除按揭款的差价除付员工工资之外,剩余部分将尽数归还担保公司。并且提出由他个人做担保,消除担保公司对房产解冻后又会被其他债权人查封的风险顾虑。与此同时,王先生疯狂地在其公司资料库中寻找愿意接手这套房产的出资人。
整整花费一个星期,王先生终于完成了拯救A企业的任务。“办手续那天就如同打仗一样,为了防止中途出现变故,我们兵分三路蹲守法院、银行和房管局。从法院得知房产解封的消息后,立即通知已经在银行的出资人可以打款。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到房管局,去除因按揭产生的房屋他项权证,让A企业老板办理房产证过户。”
杭州贷款公司尽管没有彻底帮助A企业走出困境,至少让其获得了短暂的喘息空间,王先生表示A企业老板目前正在积极自救,寻求重组。
“城墙失火,殃及池鱼”
上述搭救纯属偶然,A企业的经历也不可全部复制。本刊近年来报道过的超同集团、雄狮集团、雪达集团以及虎牌控股集团等知名浙江企业,无不是在转贷资金面前败下阵来,“先还后贷”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虎牌控股集团原董事长虞成华曾这样形容跟银行的交往:“犹如杯弓蛇影,如果听到他们的话头里面有收贷的意思,我们就不敢还了——唯恐还贷之后,银行再也不给续贷。”
杭州贷款公司除了不再续贷对企业的一击致命,更大的风险还存在于转贷过程中。“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贷款都是短期贷款,而企业经营则是长期的行为,企业为了转贷每每需要费力去寻找临时性过渡资金甚至是高利率的民间借贷,一旦其中有一个环节出问题,一个本来经营良好的企业会因为非主观原因而破产。”某银行小企业业务部负责人原先生说。